三峡水利枢纽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依托这一大型水利工程,西部地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不仅丰富了当地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如餐饮住宿交通等的发展此外,三峡水利枢纽还推动了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保障了沿江城市的供水安全,同时减少;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工程包括大坝泄水闸水电站通航船闸和升船机,由三大部分组成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蓄水通航和发电是三峡工程的三大目标成功蓄水至海拔135米高程,为实现通航和发电提供了条件蓄水成功后,三峡工程显现出了五大。
有利的地方是防洪98年长江特大洪灾,发电输电距离是500千米的华中地区和1000千米的华东广东地区,而且有环境效益,航运宜昌至重庆600千米的川江航道,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三峡工程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航运条件环境效益影响主要在中下游,有利于中下游吸血虫病的防治,减轻。
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9通航能力可以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10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1它在长江中游,有丰沛的水量 2在三峡地区,河道比降变陡,有较大的落差 3在建坝附近在得天独后的花岗岩脉出露,为修建牢固的大坝提供了地质基础 4三峡库岸周边总体来说岩溶地层不太发育,无大的临谷渗漏。
3 防洪作用三峡水利工程通过水库调蓄,有效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其巨大的库容能够在雨季蓄水,旱季则通过调节下泄流量,保障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4 航运改善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善了长江上游的通航条件,大幅提高了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能力船只可以通过升船机实现垂直升降,跨越峡谷险滩。
三峡蓄水前,川江单向年运输量只有1000万吨,万吨级船舶根本无法到达重庆三峡工程结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历史,三峡几次蓄水使川江通航条件日益改善2009年,通过三峡大坝的货运量有7000万吨左右自2003年三峡船闸通航以来,累计过坝货运量突破3亿吨,超过蓄水前22年的货运量总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能够比较充分的改善重庆至武汉之间的通航条件,从而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航能力也可以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三峡水利工程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通航能力可以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多个方面创造了世界之最,具体包括1 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每秒2733万立方米,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保护长江中下游荆江地区1500万人口2300万亩土地2 最大的电站三峡水电站总装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