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旺水利工程元代开凿京杭运河,南旺作为大运河的“水脊”,成了运河畅通的难题明朝初期,工部尚书宋礼和汶上民间水利家白英经过勘察,在戴村筑坝建分水工程,使汶水西行,从南旺入运河,七分向北流,进入漳卫三分向南流,进入黄淮此后建龙王庙于分水处,故称为“分水龙王庙”。

济宁的南旺位于山东济宁的南旺是京杭大运河的最高点,被称为“水脊”这里的水源来自大汶河,明朝时工部尚书宋礼和水利专家白英在此做坝截断大汶河,并挖河引水到南旺进运河,还设了一系列闸坝控制水量,形成了著名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解决了运河跨越丘陵的难题,实现了“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明代对济宁河段的整治,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为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工部尚书宋礼采用白英老人之策,以“四水济运”,并创造了与都江堰工程相媲美的南旺水利枢纽工程,也是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同时还采取了导泉济运等措施二是为解决水源丰枯不均和水位太低的问题,人们在河上层层建节制闸,随时调节水位。

运河文化 京杭大运河从济宁穿过,自元代开始,管理运河的最高衙门就设在济宁,因而,济宁被誉为“运河之都”作为国家运输动脉的运河汶上南旺镇为“运河之脊”,建有号称“北方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南旺分水工程,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始祖文化 文献记载,炎帝曾在曲阜建立国都,因而,济宁一带曾是。